今天是:
崇德 尚学 敬业 创新
耕读教育
耕读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耕读教育 >> 正文
耕读十讲|第三讲-天地人合,农耕之道法自然
   发布时间:2023-11-19         浏览次数:

农业生产是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的系统。为了生产出更多的食物有效地解决生计需求,人们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追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基塘农业模式等,对于有机循环农业发展,以及改变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的地力衰减、面源污染和人类健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上起到关键作用。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如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更好的进行农耕生产。

一、物矣知识的充分运用

早在渔猎采集时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已逐渐熟悉了植物随着气候的节往变化而发生萌芽、成长、开花、结实、枯荣的规律性变化现象,以及虫鱼鸟兽在不同时间的孕育、生长、出没活动,了解到它们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从而积累了驯化和驯育的初步知识,推动者人们从攫取型经济过渡到生产型经济。在物候知识的指导下,人们不仅按照生物和环境的自然规律从事耕作和养殖,还形成了十分形象的农业谚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二、天文历法的精准指引

人们在观察物候的同时,还深刻洞察了日月星展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通过采用阴阳合历的方式,系统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天文历法不仅是人们认识天象变化和记录时间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三、时令节气的科学智慧

在古代天文历法系统和物候知识体系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恋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农事活动的关系,从而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顺应天时的农耕传统

随着人们对物候知识和天文历法的科学认知水平的提升,我国自古就形成了顺应天时的农耕传统,不断推动着农业的持续发展。在顺应天时从事农耕生产的过程中,古代劳动人民深刻认识到时令节气正确对农业生产指导的重要性。在顺应天时的过程中,人们还掌握了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形成了独特的间作、套种制度,确保了在单位土地上能够获得最大的收成。时至今日,顺应天时和不违农时仍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

五、精耕细作下的永续生产

按照传统农学的“三才”理论,人是农业生产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要想获得好的收成,除了遵循自然规律之外,人们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掌握正确的农业生产技术,勤于耕作。在治田勤谨的耕种理念下,人们经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和技术体系,推动着土地永续生产的实现。

六、良种选育技术的成熟

在近代生物遗传育种技术发明之前,我国就已具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作物选育技术。在园艺领域,古代劳动人民通过移花接木的嫁接技术为新品种繁育开创了新路经。运用嫁接技术缩短园艺作物的生产周期,并在保持物种特异性状的同时扩大繁殖系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尽管现代作物繁育技术发展迅猛,但传统嫁接技术仍在园艺作物品质提升和品种繁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七、基塘农业的永续循环

很多生物之间具有互利共生关系,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也将这种关系运用到农业领城里。治理害虫的过程中形成的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蛙治虫等,以及将不同的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均是实现农业循环生产的重要措施。基塘农业有效实现了食物和人畜排泄物之间的循环共生,凸显了中国传统农业学中的“天人合一”智慧。在追求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基塘农业对于有机循环农业发展,以及改变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的地力衰减、面源污染和人类健康风险等,仍且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道家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重视人的自然性,要求天人合一和顺应自然。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了独特的重农思想。在充分认识物候知识、天文历法、土地性质等的基础上,按照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和精耕细作的内在要求,在实现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的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持续的保障。

Baidu
sogou